激发消费活力“换”来绿色发展

   日期:2024-07-11     浏览:138     评论:0    
核心提示: 通过各级政府出台一些补贴性政策的加持,以及行业企业的不断努力,将迎来一轮新的装修热潮和以旧换新高潮  过去一年,闲鱼上多品类循环订单数量呈增长态势。其中,家具所产生的循环订单量较
  通过各级政府出台一些补贴性政策的加持,以及行业企业的不断努力,将迎来一轮新的装修热潮和以旧换新高潮

  过去一年,闲鱼上多品类循环订单数量呈增长态势。其中,家具所产生的循环订单量较去年同比增长17%

  在选择新产品时,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那些具备高品质、高性能和绿色环保特质的产品

  5月以来,天津、四川、湖北等地相继出台政策,推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在政策的推动下,智能、绿色、节能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家居产业迎来了一轮消费热潮。以旧换新政策不仅为消费者带来实惠,也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随着政策的落地,家居行业将迎来哪些机遇?“促消费”该如何落到实处,又如何让消费者“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

  市场一片消费热潮

  手指轻触,防盗门即可打开,回家不必随身携带钥匙;挥一挥手,隐藏在吊柜里的油烟机可以降下来;轻轻抬腿,马桶盖自动升起,解放双手……如今,家居卖场里,智能化、绿色化、节能化产品层出不穷,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当前,多个行业迎来以旧换新政策,家居市场也迎来了消费热潮。

  5月16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丰台区几家家居卖场,以旧换新的宣传标语被摆放在了醒目位置,很多家居和家电品牌都推出了以旧换新优惠补贴活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商品都可以以旧换新,今年参加活动的商品更多,宣传力度也更大。”

  消费者黄先生今年计划给房子重新装修,在了解以旧换新政策后来到线下家居卖场选购所需商品。他告诉记者,原本这次是想要对厨房、卫生间进行装修,但没想到定制衣柜和门窗都有相关的以旧换新较大优惠活动。为了让房屋翻新效果更好,他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将全屋都进行装修。经过销售人员介绍,他选择了绿色环保材质的衣柜板材,通过这次活动共节省了6000多元。

  除了绿色环保成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外,智能和节能产品也受到消费者喜爱。消费者李女士在卖场中选购了智能马桶。她被一款智能马桶的多功能人性化设计吸引,具备感应开盖、自动冲洗、加热座圈等功能。销售人员介绍,智能马桶不仅提升了使用舒适度,还能节约用水,非常环保。李女士在了解到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后,果断决定购买一台智能马桶,不仅享受了优惠,还为家庭带来了智能、节能的新体验。

  恒洁卫浴集团品牌总监元永义表示,以旧换新政策鼓励消费者更换老旧卫浴产品,激发了大量的换新需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部分商家已推出的以旧换新活动外,同时,许多商家结合“六一儿童节”“端午节”“父亲节”“618”等时间节点,将会设置更多优惠活动。

图片2024年5月16日,消费者走进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大红门集美家居卖场 李顗摄

  一位儿童家居品牌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今年“六一儿童节”活动期间,消费者参与门店线下打卡活动,将有机会免费获得儿童智能学习桌、儿童智能学习椅、智能台灯等智能产品,同时还可参与以旧换新活动。

  在政策出台过程中,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配合商务部开展了大量工作。后续政策落实方面,该协会组织了系列的政策宣讲和解读,举办了各类配套活动。例如,5月6日,在北京启动了“第三届全国绿色智能家居消费节”,致力于打造建材家居领域的标志性消费节日。

  5月15日,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立项、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编制并发布的BHI(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显示,4月销售额为1114.56亿元,1-4月累计销售额为4242.68亿元。各地以旧换新政策陆续出台,叠加传统旺季因素,建材家居消费活力显现,全国建材家居市场“小阳春”行情得以延续。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表示,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对家居行业是利好。中国有很多旧房,或是需要装修的房子,这个市场很大,通过各级政府出台一些补贴性政策的加持,以及行业企业的不断努力,将迎来一轮新的装修热潮和以旧换新高潮。

  畅通循环新模式

  在家居行业以旧换新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大件的旧家具一直存在“搬运难、处理难、回收残值低”等问题。而对建材家居的生产、流通企业而言,则面临拖旧的成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较高及服务的连贯性等问题。

  在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副总经济师、行业研究部主任尹月晓看来,以旧换新政策强调了要抓紧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就是要打通其中的堵点、难点。

  目前,在回收环节中,部分回收物如大件家具、家电、旧衣物等单体价值不高,但物流成本较大,在实际的回收过程中便利性低,是影响消费者置换的一大难点。

  家住北京市的王先生在某线上二手平台上,挂出了一张款式老旧的木质双人床,标价500元,并且明确表示价格可以商量。发布信息两个多月后,始终未能交易成功。期间,曾有过几位感兴趣的买家联系王先生,但在谈到搬运和运费问题时,都因为额外的成本和麻烦望而却步。

  像王先生这样在处理大件旧家具中遇到难题的并非个例,不少消费者的二手沙发、桌椅、床和床垫等大体积家具无处可去,最后只能丢弃在居住小区楼下或花钱清运。

  业内专家表示,旧家具的回收处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回收体系、推广绿色低碳理念、创新处理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旧家具的回收处理难题,推动以旧换新行动更好落地。

  二手回收平台闲鱼致力于探索大件家具、家电更加便民的回收方式。闲鱼ESG业务负责人李翔表示,今年年初,闲鱼在杭州试运营了首家循环商店,以社区店的形式为社区周边及同城用户提供服务,可以寄卖实体物品,其中就包括了大件家具、家电这些品类。

  “过去一年,闲鱼上多品类循环订单数量呈增长态势。其中,家具所产生的循环订单量较去年同比增长17%。”李翔说。

  与此同时,天猫积极响应以旧换新政策,联合平台商家共同投入5亿元,扩大以旧换新商品补贴范围及力度。

  数据显示,3月以来,天猫上通过以旧换新购买家居、家电商品的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0%,带动家居、家电销售额增长超150%。

  “通过构建以旧换新数字化绿色循环体系,解决回收循环产业效能低、成本高、服务差等问题,降低环境污染和能耗排放,促进循环经济产业高速发展。”天猫家享生活事业部总经理恩重表示,2024年,天猫以旧换新预计将覆盖超4000个家居、家电品牌,800个细分品类,40万款商品。

  5月11日,宜家北京西红门市场总经理刘志远在“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北京站暨北京消费季焕新生活节”上表示,宜家积极响应北京市以旧换新政策,向消费者提供沙发、床垫、衣柜和小家具等旧家具的拆运服务以及其他一系列送货、组装、安装等服务。

  浙江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梁志良表示,推动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是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能力和数字化手段打造更惠民、更便利的以旧换新新模式。

图片2024年5月16日,首届中国家博会(天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开幕 主办方供图

  政策推动家居建材绿色升级

  以旧换新政策将推动消费者更换老旧产品,在选择新产品时,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那些具备高品质、高性能和绿色环保特质的产品。这为整个家居建材行业提供了难得机遇,企业可以借此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并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装饰装修和部品产业分秘书长胡亚南认为,此次出台的行动方案不同于此前推行过的以旧换新政策,此次国家层面首次在家居建材领域推出以旧换新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基于存量周期的居住巨大需求;二是万亿元市场的驱动力;三是家装消费的产业联动性。

  天津环渤海国际家居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暴奉武认为,家居建材企业可通过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来抢占市场份额。同时,以旧换新政策也将推动家居建材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促使企业加大在技术创新和环保研发上的投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以旧换新政策对家居卖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一方面,政策的实施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入家居卖场,寻求换新服务,将为家居卖场带来更多的客流和销售机会,有助于提升销售业绩;另一方面,以旧换新政策也将促进家居卖场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增强消费者对卖场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家居卖场可以通过提供专业的换新建议和优质的服务体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暴奉武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参与到以旧换新活动中来,整个家居建材市场有望迎来显著的扩容,潜在的市场需求也将被有效激活。特别是在卫浴领域,由于其产品更新频率相对较低,以旧换新政策为其注入了新的市场活力。

  元永义认为,以旧换新政策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更换低效产品,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为国家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让消费者享受到实惠、企业获得市场、政府达成环保目标,形成多赢局面,推动社会整体效益的提升。

  顶层设计已经形成,政策落地还需要各级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同发力。业内专家表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需要产供销、上下游、政企民、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综合施策。

  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看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发力:一是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打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二是鼓励先进,淘汰落后;三是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

  通过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计划,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从中央到地方,政策和措施相继落地,形成了连贯的推动力。无论是“更新”还是“换新”的实施,都应先建立新的体系,再淘汰旧系统,并且不断升级,推动先进技术和高质量产品的产量比例持续上升,使更多优质耐用的消费品走进千家万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国名牌》记者 李顗)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